上海敦煌古箏
敦煌牌古箏是由上海民族樂器一廠
創立現在是中國規模最大,技術和綜
合實力最強的民族樂器生產企業。
提到敦煌古箏一定要說一下徐振高老
先生,被譽為“古箏之父”
敦煌古箏乃至整個古箏行業今天
的繁榮發展都離不開他。
其讓敦煌古箏也真正成為行業龍頭
引領行業發展。
1963年他創制了“雙鶴朝陽”等4款
木刻圖案,“雙鶴朝陽”也成為
現代古箏經典之作。
敦煌古箏694KK蕉窗夜語
1961年,他研制了第一臺十六弦箏。
在古箏上,1961年,他研制了第一臺十六弦箏,但音色音量都不盡如人意,為此他虛心向演奏家請教,刻苦鉆研,終于成功研制國內第一臺十六弦古箏。隨后,他又嘗試18根弦和19根弦古箏的制作,也紛紛獲得了成功,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。
改變了以前古箏的“棺材”形象。
在外形上,徐振高師傅創造了各式的花色品種,改變了1962年以前古箏的“棺材”形象。
1963年,徐振高與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合作制成了尼龍鋼絲弦。
在琴弦上,1963年,徐振高與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合作制成了尼龍鋼絲弦,音色剛柔并濟,這種尼龍鋼絲弦也成為古箏的主要用弦,至今被傳承下來。
擴大了音域范圍,而且美化了古箏的樣式。
在音域上,1963年底,他與師傅繆金林共同研制成功S型岳山21弦箏,不僅擴大了音域范圍,而且美化了古箏的樣式,1979年這款古箏被國家輕工業部命名為優質產品。
徐振高師傅傾囊相授的培育了一批批的制箏之才。
在傳承上,從70年代開始,徐振高師傅傾囊相授的培育了一批批的制箏之才,如今這些新生力量也在世界各地也有了自己的學徒,徐振高師傅的兒子也繼承了他的理想和技藝,在制箏的道路上不斷的行進下去。
說起徐振高師傅與古箏的故事,仿佛就像是在敘述一篇感人的愛情故事,出生在揚州的徐振高在10歲時便離家前往上海當學徒,后來機緣巧合下通過“紅娘”——制箏大師繆金林認識了古箏,以致在其后漫長的歲月里,徐振高師傅的生命都與古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,但凡提及敦煌古箏,大家都會條件反射般的想到“箏 父”徐振高先生。